李志勋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郭中华在《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将通过提高矿区地质保障程度、优化煤炭资源开发布局、推动煤炭科技创新发展等,提升煤炭供应保障能力。
二是开展用户精细化服务。多年来,由于煤炭供需双方出于技术、机制、利益等因素设置信息壁垒,市场信息出现滞后、分散、不一致等多种弊病,没有形成权威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信息分析应用机制,导致低效决策,经济利益受损。
煤炭企业可在此基础上,尝试打造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经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煤炭企业降低了内部沟通的成本,如今迈向更安全、更高效的发展方向。通过构建数据分析平台实现煤炭需求预测,提升智能化决策水平;通过对用户需求数量和质量分析,有效提高清洁煤炭供应占比,推动煤炭生产革命。根据不同用户行业特点,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提高供应能力,把提升综合性能源解决方案作为重点,进一步延伸服务范围,帮助用户节约成本,提升效益。三是建立创新性信息共享应用平台。
相似的情况,在近几年的市场运行中屡次出现,其背后信息交流的不足可见一斑。2020年底,煤炭企业保供压力加大,电力、建材等企业不同程度停机希望双方在未来推动更深入了解、更广泛开展合作。
双方签约后,陕煤将密切配合,给予宁煤支持,陕煤集团所属的运销集团、重装西煤机公司、智引公司等将为宁煤提供高标准高质量产品和最好的服务。宁煤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大的优势骨干企业,形成了世界级的煤制油化工产业规模,在科技创新、绿色矿山建设等多个方面,也走在行业的前列,是陕煤学习和对标的榜样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海亮介绍了宁煤公司的发展历程、产业布局、经营情况。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煤炭购销方面开展合作,并在物资设备采供、打造智慧矿山项目、煤化工产业项目、生产建设项目等方面加强技术交流,通过互学互促,不断提升双方产业的技术水平。
3月17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陕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宁夏煤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18日,是国家能源集团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合资合作组建的国有能源企业,主营业务为煤炭和煤制油化工,经营范围涉及煤炭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机械加工制造与维修、能源工程建设等。
双方签约后,陕煤将密切配合,给予宁煤支持,陕煤集团所属的运销集团、重装西煤机公司、智引公司等将为宁煤提供高标准高质量产品和最好的服务。陕煤集团与宁夏煤业公司将进一步深化和扩大经济多元化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协力打造发展共同体。希望双方在未来推动更深入了解、更广泛开展合作。杨照乾表示,陕煤与宁煤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在行业领域一直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双方在煤炭和设备采供,技术交流等多个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
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介绍了陕煤集团发展错油煤化的原则,以及陕煤目前投资建设的榆林化学公司项目的建设思路、设计规划蓝图,表示陕煤将着力把榆林地区的煤炭资源优势打造成当地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宁煤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大的优势骨干企业,形成了世界级的煤制油化工产业规模,在科技创新、绿色矿山建设等多个方面,也走在行业的前列,是陕煤学习和对标的榜样。此次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以建立长期稳定战略合作关系和促进煤炭、装备制造、化工等产业链协同发展为合作目的据了解,目前我省通过陕西煤炭交易中心网上平台完成签订2021年煤炭中长期合同2.22亿吨,增长5.5%。
其中,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确认运力的产运需三方中长期合同1.48亿吨,增长24.5%,为持续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1月,南方个别省份开始启动有序用电,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陆续来陕请求煤炭支援。
2020年采暖季以来,全国范围寒潮天气与经济加快恢复相叠加,煤炭需求快速增长,加之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收官,煤炭供应能力下降,价格持续攀升。下一步,陕西省将持续加强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进一步发挥煤炭在经济运行中的压舱石和调节器作用,以实际行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据统计,在2020年12月-2021年2月,全国大范围低温天气、煤炭保供紧张时段,陕西省往湖北发煤炭332万吨、增长51.1%;往湖南发260万吨、增长2.8%;往江西发151万吨、增长37.1%;往山东发216万吨,增长25%,有效保障了兄弟省份煤炭需求和用能秩序稳定,为兄弟省份恢复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近期,陕西省发改委陆续收到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和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等地发来的感谢信,对陕西省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给予充分肯定,对我省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从陕西省发改委获悉,陕西省把煤炭增产量、保供应、稳价格作为能源区域协同保供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陆续收到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和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等地发来的感谢信。我省在电力负荷屡创新高、电煤供应紧平衡的严峻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煤炭区域协同保供职责,把煤炭增产量、保供应、稳价格作为能源区域协同保供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陕煤化集团和国有重点煤矿,充分发挥煤炭供应主力军作用,积极承担保供社会责任,千方百计加大对西南、两湖一江、山东等有缺口地区的支援据统计,在2020年12月-2021年2月,全国大范围低温天气、煤炭保供紧张时段,陕西省往湖北发煤炭332万吨、增长51.1%;往湖南发260万吨、增长2.8%;往江西发151万吨、增长37.1%;往山东发216万吨,增长25%,有效保障了兄弟省份煤炭需求和用能秩序稳定,为兄弟省份恢复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其中,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确认运力的产运需三方中长期合同1.48亿吨,增长24.5%,为持续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目前我省通过陕西煤炭交易中心网上平台完成签订2021年煤炭中长期合同2.22亿吨,增长5.5%。下一步,陕西省将持续加强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进一步发挥煤炭在经济运行中的压舱石和调节器作用,以实际行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20年采暖季以来,全国范围寒潮天气与经济加快恢复相叠加,煤炭需求快速增长,加之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收官,煤炭供应能力下降,价格持续攀升。我省在电力负荷屡创新高、电煤供应紧平衡的严峻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煤炭区域协同保供职责,把煤炭增产量、保供应、稳价格作为能源区域协同保供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陕煤化集团和国有重点煤矿,充分发挥煤炭供应主力军作用,积极承担保供社会责任,千方百计加大对西南、两湖一江、山东等有缺口地区的支援。
近期,陕西省发改委陆续收到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和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等地发来的感谢信,对陕西省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给予充分肯定,对我省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从陕西省发改委获悉,陕西省把煤炭增产量、保供应、稳价格作为能源区域协同保供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陆续收到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和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等地发来的感谢信。
2021年1月,南方个别省份开始启动有序用电,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陆续来陕请求煤炭支援国内焦炭市场加速下跌。另外,唐山、邯郸等地环保限产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被曝光后,唐山地方政府已出台30-50%钢厂限产减排措施,对焦炭市场将构成较大影响,预计国内焦炭市场将维持调整态势。国内动力煤市场继续小幅反弹。
总体看,国内焦炭供需在朝着逐渐宽松的方向缓慢演变,焦企库存在温和增加。目前国内炼焦煤需求预期仍比较差,炼焦煤市场价格的重心在逐步下移,短期内炼焦煤价格将继续震荡下行。
截至3月19日,秦皇岛港存煤量564万吨,减少32万吨。国内炼焦煤市场维持偏弱运行,山西多地主流品种价格继续下调,幅度在30-50元/吨。
最新一期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582元/吨,上涨2元/吨。山西柳林9#焦煤下跌50元/吨,本月累计下跌80元/吨;灵石2#肥煤下跌40元/吨,本月累计下跌70元/吨;古交8#焦煤价格稳定,本月累计下跌60元/吨。
本周港口锚地船舶继续小幅增加,下游用户显示出了一定程度的补库意愿,市场低迷态势有所转变,但由于取暖期过后,国内动力煤消费呈阶段性下降趋势,可能影响到用户的补库力度,预计短期动力煤市场将维持相对平稳。国内炼焦煤市场保持调整走势。国内焦炭市场维持跌势,各地区焦炭价格均下跌200元/吨,唐山二级冶金焦成交均价2190元/吨,下跌200元/吨环渤海10港合计下锚船为141艘,预到船舶64艘,下游拉运比较积极,货船比进入到合理区间,对价格上涨形成支撑。
而下游需求并不迫切,终端电力采购不多,一般为试探性询盘和水泥、化工等非电行业采购,成交较为僵持。但从后续到港煤船数量上看,部分用户有抄底心里,出现拉运量增加的趋势。
产地整体稳中偏强,明显好于港口,三西产地价格涨幅逐渐扩大,交易量更多一些;随着煤管票趋严,月底之前将保持强势。港口方面,货主报价较高,低硫煤种指数上浮10-20元/吨报价。
数据显示,3月18号,沿海八省重点电厂日耗反弹至188.1万吨,接近往年迎峰度夏时的日耗水平;从电厂耗煤情况来看,淡季不淡表现抢眼,这也给北方港口动力煤市场带来较大利好。山西省内安全、环保检查趋严,煤矿生产情况不及预期,供应收缩,煤价稳中上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